图片
心意把十二把
图片
“练拳不练把,等于瞎胡打。宁教十趟拳,不教一个把。”
心意把一直被少林视为镇寺绝技,历来秘不示人,非得真传者难悟其妙。
图片
少林心意把不尚花架,着重实力,内外兼修。
练时外形不过几次起落、吞吐、飞纵、翻身,而其内在有机地结合了意念、呼吸、发声、运气等内功心法,心动形随,以气催力,久练通体混元,身如金刚。少林千佛殿砖地上遗留的48个脚窝,即是少林武僧练把发劲所致,可见其惊人的杀伤力。
一、撅头把
1.并步正身直立,两臂自然垂于体侧,心静体松,自然呼吸,目平视前方。(图2-1)
图片
2.身体左转90度,屈膝下蹲,左脚前点成左虚步,两膝相扣。同时,双手握拳左拉右坠,左拳护于裆部,右拳护于心部,拳心向里;目视前方。(图2-2)
3.左脚前点后前跨一步,右脚随之勾脚提起。同时,左拳提于胸口,右拳绕过左前臂上拉至右耳处(犹如提篮),拳眼向下。左拳随即变掌立掌向前推,口发“嗯”声。(图2-3)
图片
4.右脚前落,左脚跟步,下蹲成弯套弯步(两脚掌、脚跟着地,两膝相扣)。同时,左掌变拳上提,两拳成锄头势,随右脚下落双拳劈下,拳眼向上,口发“嗯”声。此势犹如农夫锄地,俗称“锄地把”或“撅地把”。(图2-4)
此把为心意把之母,由此可又演变出十二大势,又叫十二把。
二、亮翘把
1.右脚前点,双脚向上、向前纵起。同时,双拳变掌在左胸前交叉后向两侧分拨。(图2-5)
图片
2.身体落下,左脚落在前,右脚落在后,屈膝下蹲成弯套弯步;两臂分展于体侧,掌高与腰平,掌心向下。(图2-6)
三、反身劈把捶
以右脚跟为轴,起身左转;同时,双掌变拳上举至左肩上方。
待身子左转至180度后,直身下落,左脚在前,右脚在后,两膝相扣。
在身子落下的同时,双拳用力向右大腿外侧劈下。(图2-7)
图片
四、进步劈把捶
1.左腿勾脚提起,双拳上提至右肩上方。(图2-8)。
2.左脚向前下落,右脚随即向前跨一步,左脚跟步蹲身成弯套弯步。同时,双拳顺势用力下劈,拳眼向上。(图2-9)
图片
五、移身把
1.身体左转,左腿勾脚提起;左拳随转身向外拨,拳面向上,高与肩平。(图2-10)
2.身体左转至180度后,左脚向前跨一步,右脚跟上,直身下蹲,成右丁步。同时,右拳经头顶画弧下劈,拳面向上,屈肘,肘往下沉。(图2-11)
图片
六、斜势把
右脚跺地向后退一步,身子右转成右弓步。左拳翻腕下拉,拳心斜向上;右拳翻腕上提至右肩上,拳心向后。目视左侧。(图2-12)
图片
七、顺势把
1.身子左转90度,成左弓步。右拳下收于右侧腹前,拳心向里;左拳变掌,经腹前画弧向前穿出,肘略屈,前臂、掌与左肋平,掌心向上。(图2-13)
2.右脚前跨,两掌(右拳变掌)收在腹前交叉。(图2-14)
3.右脚下落成右弓步;两手翻掌,右掌向前穿出,掌心向下;左掌收于腹前;目视前方(图2-15)。
图片
八、反身推苍把
身子左转180度,成左弓步;随转身左掌上架,右手立掌推出。(图2-16)
图片
九、撩阴把
1.右脚前跨一步,左脚跟上成弯套弯步;同时,左掌变虎爪经体前画弧上举置于头顶;右掌变虎爪下抓后从裆部握拳于右膝内侧前,拳眼向上。(图2-17)
图片
2.左脚上步,右脚跟步成弯套弯步;同时,右拳上提,左爪变拳下落,双拳相平于肩上方时,下劈。(图2-18)
十、腾挪把
1. 右转180度,右脚倒退一步,仍成弯套弯步。
同时,双拳上提至左肩上方,然后劈下。(图2-19)
2.左脚前上一步,右腿勾脚提起;
两拳上提至右肩上,如锄地状。(图2-20)
3. 右脚跺地,左脚前伸,脚尖勾起,上体直落;两拳随之劈下,左拳于裆前右脚内侧,拳面向下;右手成掌,置于右臀后侧,掌心向下。(图2-21)
图片
4.左脚掌着地,重心前移,身体由左腿支撑站起,右脚勾脚提起,随起身双拳由下向上提打,右拳高于头顶,左拳平于胸,目视前方。(图2-22)
图片
图片
5.右脚向前落地,左脚跟步,蹲身成弯套弯步,双拳随之劈下。(图2-23)
(待续)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